9月7日收盤,倍輕松股價報32.50元,跌2.34%,總市值27.93億元。近一年來看,倍輕松股價有20%以上的漲幅,不過上市以來整體跌幅較大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2021年7月15日,倍輕松在科創板上市,上市首日引發資金追捧,盤中創下131.78元的歷史高點,收盤漲幅343%。2022年9月創下24.05元低點,近一年股價回升。
倍輕松如此股價表現,業績數據如何?
上市當年的2021年,倍輕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,2022年營收下降24%,凈利潤虧損1.24元。
2023年上半年,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.99億元,同比增長30.70%;歸母凈利潤虧損2534.65萬元,上年同期虧損3545.81萬元。
一年半時間,倍輕松合計虧損1.49億元。在半年報發布后,多家券商發布研報點評倍輕松業績,其中有券商認為倍輕松2023全年將扭虧為盈,并預測全年凈利潤數據。
倍輕松為什么業績變臉?券商分析師又為什么看好倍輕松業績表現?倍輕松的業績表現,關系著股權激勵計劃的考核目標能否實現,券商預測的凈利潤數據和考核目標數據差距多大?
半年報顯示,倍輕松主要從事智能便攜按摩器的設計、研發、生產、銷售及服務。主要經營自主品牌“breo”與“倍輕松”系列產品,同時為其他知名品牌企業提供ODM定制產品。
倍輕松還表示,公司是國內智能便攜按摩器領域的領軍企業,是國內眼部按摩器、頭部按摩器、環繞式頸部按摩器、智能艾灸盒等產品品類的開創者。
正是因為倍輕松的行業領軍地位,公司又是科創板“健康智能硬件第一股”,倍輕松上市受到資金追捧,上市首日股價即有數倍漲幅。
倍輕松上市之后發布的首份年報,即2021年報,也延續增長走勢。根據同花順,2017年至2021年,倍輕松營收凈利潤均是雙位數增長,其中2021年營收漲幅43.93%,是數年中的最大漲幅。
然而到了2022年,倍輕松的營收和凈利潤數據畫風變了。這一年,公司營收下滑24%,凈利潤虧損1.24億元,而上年同期盈利9186.19萬元。
對于業績變化,倍輕松在業績預告中表示,受地緣危機沖突以及宏觀濟形勢波動等因素的綜合影響,公司總體營業收入有所下滑;同時,截至2022年底,公司線下直營門店超過160家,相關租金以及員工薪酬支出較為剛性,使得公司銷售費用支出較多。
此后,倍輕松還發布了業績快報暨業績預告更正公告,其中提到,補充確認信用減值損失約302萬;補充確認存貨跌價損失470萬;以權益法核算確認投資損失,影響金額約407萬。
2022年營收凈利潤下滑的倍輕松,沒有達到股權激勵草案中的業績目標。
2022年4月,倍輕松發布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(草案),公告顯示,2022-2024 考核以2021年為基數,營收利潤同時增長30%、69%、119%。有券商對此點評,較高的增速目標彰顯了公司發展的長期信心。
在2022年營收凈利潤考核不達標的情況下,2023年5月,倍輕松調整了股權激勵目標,公司層面業績考核指標:
100%歸屬,2023年營收需達到15.47億元且凈利潤達到1.19億元,2024年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35%。
75%歸屬,2023年營收需達到14.28億元且凈利潤達到1.1億元,2024年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25%。
50%歸屬,2023年營收需達到13.09億元或凈利潤達到0.92億元,2024年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15%。
對于股權激勵計劃的調整,信達證券分析師認為,2022年公司經營受到較大影響,盡管2023年消費需求逐漸改善,但公司尚未完全恢復。公司發布新的股權激勵計劃更具有可操作性,有利于切實地激發核心人才和管理層的工作積極性。
2023年以來,倍輕松業績情況如何?
根據8月30日披露的上半年度報告,倍輕松實現營業總收入5.99億元,同比增長30.70%;歸母凈利潤虧損2534.65萬元。
對于營業收入變動原因,倍輕松表示,主要系新品上市,新渠道銷售爆發性增長,同時直營店銷售有所恢復,產品銷售收入增加所致。凈利潤虧損原因未詳細說明。
半年報發布后,多家券商發布研報點評,比如國信證券分析師認為,倍輕松抖音渠道快速放量,盈利有望筑底回升。預計公司2023-2025年歸母凈利潤0.5/1.0/1.5 億, 維持“ 買入”評級。
德邦證券認為,倍輕松二季度收入顯著改善,靜待利潤釋放,預計2023-2025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.42、0.99、1.33億元,維持“增持”評級。
從兩家券商分析師給出的預測來看,他們預測倍輕松2023年凈利潤在5000萬元左右,實現扭虧為盈,但這個數據距離股權激勵考核目標中的凈利潤最低數值9200萬元還有不小的距離。
根據股權激勵方案,2023年營收達到13.09億元,也可實現考核目標,倍輕松上半年的營業總收入是5.99億元,下半年若想達到考核目標,仍有不小的挑戰。
關鍵詞:
責任編輯:Rex_08